“善假于物”的成事之道
■趙明輝
荀子《勸學》篇中講:“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庇行┦虑閱慰總€人力量去做,很可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還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效果。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往往能事半功倍,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實現目標。
善于科學借助外力的成事之道值得學習。諸葛亮熟知并借助江霧的自然條件在期限內收獲了十萬利箭,留下了“草船借箭”的經典故事;鄭成功趁著海水漲潮之勢,將艦隊駛入了鹿耳門,順利登島……這些都是善于利用自然條件來助力自身的智慧體現。懂得合作也是一種“善假于物”,依靠自己單打獨斗只能是杯水車薪,集眾智和眾力才會形成能夠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戰斗力和凝聚力。廣大官兵要始終做到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在團結互助的氛圍中凝聚起強軍興軍的強大力量。
還要善于借鑒他人的經驗教訓。每個人的閱歷有限,他人的經驗教訓中有的是我們缺乏或是沒有經歷過的,可以引為己用,將其作為自己邁向成功的“鋪路石”、避免失敗的“鏡子”。正如牛頓所言,“我之所以看得很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科學成就,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他借鑒了許多前輩們的經驗、推理和論斷。通過借鑒他人的經驗教訓,使自己少走彎路、少出紕漏,借智成勢、借力興業,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這個道理。
新事物新技術新手段也是“善假于物”的重要體現。我們借助戰機翱翔、使用潛艇下海、借助戰車一日千里……可以說,能不能善假于物、會不會假物謀勝,本身就是戰斗力的體現。廣大官兵要堅持守正創新,一方面繼承發揚好部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另一方面也要保持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狀態,針對素質短板、能力空白、經驗盲區多補課充電,在不斷熟悉新事物、掌握新規律、應對新挑戰中,推動部隊建設高質量發展。
善假于物,不是偷懶或投機取巧,而是講究方法、提高效率,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同時要認識到,事情成功與否,外物只是輔助,決定性因素還在自身。只有自身足夠強大,適當輔之以外物,才能達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廣大官兵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素質的同時,增強“善假于物”的本領,善于讓外物為我所用,為強軍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