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聯社記者:據報道,13日韓國尹錫悅總統在國務會議上表示,“從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的態度來看,他作為外交官是否具有相互尊重或增進友好的態度令人懷疑?!绷硗?,韓國總統室表示,“正在等待中方對此問題進行深思熟慮,并采取適當措施?!敝蟹綄Υ顺趾瘟??
汪文斌:我注意到韓方相關表態,也注意到韓國部分媒體針對邢海明大使個人進行與事實不符、甚至人身攻擊式的報道,對此感到遺憾。我愿再次強調,邢海明大使同韓國各界人士廣泛接觸交流是其職責所在,目的是增進理解、促進合作,維護和推動中韓關系發展,不應成為炒作的話題。推動中韓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希望韓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為此作出積極努力。
總臺央視記者:據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日前稱,美方已致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知美國計劃重新加入該組織決定。昨天,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向機構成員國代表就此進行了通報。中方對美國重返教科文組織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們注意到美方有關表態,希望美方這次所作決定是負責任的,初衷是支持多邊主義、促進國際合作。
美國曾兩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該組織工作產生負面影響。作為國際組織的成員是很嚴肅的事。如果美方這次是真心誠意重新加入,就應展現遵守國際規則、尊重國際法治的誠意,切實履行作為一個負責任國家應盡的國際義務,包括盡快全額補繳拖欠教科文組織多年的會費,不能把加入國際組織當作逛公園,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更不能把國際組織當作地緣政治的博弈場,假國際社會之公謀求維護自身所謂“全球領導力”之私。
中新社記者:據了解,東盟地區論壇高官會即將舉行。發言人能否介紹中方與會情況?對此次會議有何期待?
汪文斌:6月14日,東盟地區論壇高官會將以視頻形式舉行。會議將回顧去年論壇外長會成果落實情況,討論東盟地區論壇機制建設與未來發展方向,并就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外交部部長助理農融將出席會議。
今年是東盟地區論壇成立30周年。中方期待會議圍繞論壇合作議程和今年東盟的主題,凝聚共識,加強合作,為今年論壇外長會積累成果,為地區和平發展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彭博社記者:發言人能否證實中國駐波蘭大使館與波蘭文化與民族遺產部就一澳大利亞藝術家在華沙舉辦藝術展一事進行了溝通?如果進行了溝通,中方希望取得什么樣的結果?
汪文斌:我不了解你所說的情況。我想說的是,文化交流應有利于增進客觀認知,促進友誼。
日本東京廣播公司記者:人權非政府組織稱,有證據顯示,中國海外“警察站”在日本監控民主活動人士和其他人,這是否屬實?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們已經多次就相關論調表明立場。我要強調的是,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海外“警察站”。中國一貫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嚴格遵守國際法,尊重各國司法主權。希望有關方面基于事實理性看待,不要借題發揮,污蔑抹黑中國。
塔斯社記者: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昨日一個中國光伏企業高管在慕尼黑機場被幾個穿制服的人帶走,那位經理原本要參加2023年德國慕尼黑國際太陽能技術博覽會。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注意到有關報道,中國駐德國使館、駐慕尼黑總領館第一時間同德方聯系并了解情況,要求德方依法保護中國企業和個人合法權益。中方也注意到,有關行業協會已對事件予以澄清。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海外中國公民利益,將繼續依法提供領事協助。
彭博社記者:預計美國財長耶倫本周二將在國會作證,并稱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機構反映了美國的價值觀。外交部對這種定性或贊揚有何評論?
汪文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是多邊金融機構,是反映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平臺,在充分反映各成員國利益的基礎上推動國際合作。它們不是“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不是“美國世界銀行”。
《環球時報》記者:據美國媒體報道,德國調查人員掌握的證據顯示,“北溪”管線爆炸事件系由一個破壞小組實施。另有報道稱,美國在爆炸發生三個月前曾獲悉一項關于攻擊管線的計劃。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們注意到相關報道。中方已多次表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安全是國際社會共同關切,對“北溪”天然氣管線爆炸事件開展客觀、公正、專業的調查并追究有關責任十分重要。
“北溪”爆炸事件發生至今已有8個多月,但調查進展十分緩慢。尤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貫善于利用熱點問題尋求發揮所謂“燈塔”作用的美國,在這次事件中卻默不作聲。
我想給大家舉一個例子。2011年4月22日,敘利亞國內出現動蕩。27日,美方就向聯合國提出動議,要求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向敘派遣調查團,就敘可能存在的違反國際人權法行為展開調查;29日,美宣布認定敘嚴重侵犯人權,對敘部分人員和實體實施制裁。美方在短短一周之內就完成了從“調查”到“制裁”的全套動作。此后,美方更是通過資助“白頭盔”組織編造所謂證據、對敘發動空襲、繼續擴大制裁、聯合盟友施壓等手段深度介入敘利亞局勢,充滿了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
同美國上述“雷厲風行”的作風相比,如今美國在“北溪”問題上的“不作為”著實讓人不解。美方保持沉默的原因何在?美國在“北溪”事件上有什么難言之隱?美方打算什么時候對國際社會的疑慮和關切作出解釋?對這些問題,美方欠國際社會一個交代。
彭博社記者:美國商務部將數家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理由是這些實體招募西方飛行員培訓中國軍事人員或研發高超音速武器。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美方為了維護自身軍事、科技霸權,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中國企業,肆意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和世界貿易規則,嚴重危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已經到了歇斯底里、不擇手段的地步。
中方堅決反對美方上述舉措,要求美方立即糾正以涉軍、人權等問題為幌子,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的錯誤做法,停止濫用“實體清單”等出口管制工具遏制打壓中國企業。中方將繼續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北京日報》記者:據報道,多名消息人士對美國新聞網站“信使報”稱,因擔憂臺海緊張局勢升級,美政府正研擬在臺美公民撤僑預案,包括撤離路線、目的地等??紤]到臺方對此十分敏感,美方未公開此舉。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不了解你提到的相關情況,但我知道的是,美方嘴上說“挺臺”,真正做的卻是把臺灣當作棋子,把臺灣民眾當作炮灰。為服務美國“以臺制華”戰略,美方甚至制定“摧毀臺灣計劃”。相信廣大臺灣民眾會認清美“害臺”“毀臺”的本質。
彭博社記者: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特朗普政府在應對中國加強海外情報收集方面做得不夠。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發言人能否提供布林肯訪華的相關信息或細節?
汪文斌:關于第一個問題,此前我已多次表明中方立場。這不過是美方上演的又一出老套戲碼,外界對此早已不陌生。我們希望美方反躬自省,停止造謠抹黑,停止對各國進行無差別竊聽竊密的“黑客帝國”行徑。
至于你提到的相關訪問,我也已作出回應,沒有其它要補充的信息。
東方衛視記者:據報道,昨天起,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開始試運行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設施,擬持續兩周。日媒分析認為,日本政府將在6月底完成所有排海準備工作,并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有關工作組發布最終評估報告之后啟動排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日本政府開始試運行核污染水排海設施,標志著日方冒天下之大不韙,朝著單方面強行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又邁進了一步。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關乎全球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不是日方一家私事。日方不顧國內外強烈反對,強行推進核污染水排海,此舉不負責任,不得人心。
包裝的方案掩蓋不了轉嫁風險的圖謀。日方強推核污染水排海,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定的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等義務。排海不是福島核污染水處置的唯一候選方案,也不是最安全、最優化的處置手段。日方以經濟成本為由選擇向海洋排放,等同于向全人類轉嫁核污染風險。
口頭承諾代替不了真實結果。日本迄今未能證明核污染水排海安全無害。日方自己公布的數據也顯示,近70%處理后的核污染水仍不達標,日方卻發明出“處理水”這樣的偽科學名詞,試圖掩蓋核污染水排海的不確定風險。上百萬噸核污染水排海將給環太平洋國家的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日方迄未提供充分的科學證據和數據。
方案設計代替不了工程實踐。日方有關凈化裝置的有效性和成熟度沒有經過第三方評價或認證,多次出現故障。日方排海將持續30年甚至更久,未來還將新產生大量核污染水。日方無法證明核污染水凈化裝置的長期可靠性。日方也未能拿出系統全面的環境監測方案,監測范圍太小、點位太少、頻率不足,難以及時發現核污染水超標排放等異常情況。
我還要強調,日方不能將國際原子能機構技術工作組最終評估報告當作排海的“護身符”和“通行證”。日本政府早在2022年7月22日就正式批準了排海方案,多次宣稱不會推遲排海。事實上,日方同機構確定的工作組授權有限,沒有評估排海以外的其他處置方案。無論出臺什么樣的最終報告,都不能成為日方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借口。
中方強烈敦促日方忠實履行國際義務,停止強行推進排海計劃,充分研究論證排海以外的處置方案,切實以科學、安全、透明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并接受嚴格國際監督。希望日方及時止步,不要造成“覆水難收”的局面。